不知道为什么,非逻辑的爱情总是更能满足人们的幻想。
从灰姑娘的童话开始,冲破圈层障碍、打破门第差异的爱情结合像燎原的星火般激起痴男怨女们的阵阵骚动,加上一些天赋爱欲的学说对两情相悦或先天存在或气味相投的没谱宣扬,于是茫茫人海,情爱姻缘,就有了神圣莫名的本质。
可造化弄人,非逻辑的爱情往往无疾而终。
还记得那个塑造传奇人生的平民王妃戴安娜吗?
她与查尔斯王子的婚姻简直是灰姑娘童话的现实版,然而童话可以用一句“从此王子和灰姑娘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让爱情的美好瞬间化为永恒,可现实里的戴安娜与查尔斯却必须用婚姻生活来证明这爱情逻辑。
事实上,这位王子和他灰姑娘的励志爱情只是铁铮铮地用来证明非逻辑爱情的无疾而终。
所谓爱情逻辑或非逻辑,拿戴安娜王妃和凯特王妃比较,我看是这样:戴安娜王妃和凯特王妃虽然都是平民,可戴安娜完全是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姑娘啊,她的薄家世、低学识以及完全屌丝的人生观,与皇室圈层和贵胄身份根本格格不入,说白了就是一个十足的体制外的人,而她偏偏还是个性中人,温柔外表下蕴藏的是一颗坚持自我追求自由的心,于是南辕北辙的价值观彻底掐断了她与查尔斯的共存频率。
而凯特就不同了,她的平民家世是相对皇室而言的,作为一名中产阶级,凯特是米德尔顿家族历经三代培养出的王妃,相传凯特祖上最早只是受雇于贵族的农民,为了能改变命运,凯特的祖父通过一生奋斗积累了财富,并培养凯特的父亲接受高等教育,于是到了凯特这一辈,米德尔顿家族已经是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中产阶级了。
这一身份保证了凯特和威廉王子有相近的生活环境,加上凯特自身的智慧和尊贵的教养保证了她与威廉王子相同的生活品性,再加上她与威廉四年大学生活的相知相携保证了他们有共同的成长经历。
这三道保障,相比戴安娜鸳鸯拐一脚青云直上的小概率传奇,凯特和威廉的爱情和婚姻根本就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
所以说,是否真爱当真不是靠感觉寻找得到的,感觉代表了人们希望爱情运行的方式,而逻辑才是勾画出爱情实际存在的方式。
那再来看电影《101次求婚》的剧情:平凡包工头黄渤在相亲过程里认识美艳高贵的提琴乐手林志玲,开始慢慢走进了她的生活里,最后PK掉了突然归来的帅得冒泡的摄影师高以翔,真的和林志玲牵手人生。
这是一个在现实生活里几乎不可能发生的“矮穷搓征服白富美”的故事,说它几乎不可能,还是基于这段非逻辑爱情的种种:第一,这段感情没有共存的基础。
说没有基础主要是体现在生活背景与理念的差异,女神林志玲作为上流社会人士,她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环境赋予她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与作为社会中下层人士的包工头黄渤是绝对不同的,两种完全不同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的人很难共融;第二,这段感情并没有共生的条件。
大提琴家林志玲工作生活的环境、接触的人群、以及接受的知识信息和装修工黄渤根本没有交际,两个不同圈层的人生活有距离、交流有差距,久而久之定会变得同床异梦;第三,没有共存共生的爱情更加经不起诱惑或考验。
都说包工头黄渤PK掉高富帅高以翔,是屌丝大逆袭,给无数矮穷挫出了一口恶气。
可事实上,与其说是屌丝的真爱打动了女神,倒不如说是高富帅的自私打击到了女神,想必,等女神修复情伤后重出江湖,在狂蜂浪蝶的阵阵冲击下,也难免动摇,毕竟同样是真爱,高富帅和矮穷挫,你会选哪个。
我琢磨着,这恐怕就是矮穷挫为什么不配白富美的最重要三道逻辑准则,曾经也有人对我说:“等爱情都讲逻辑,那就永失我爱了。
”可我还是觉得,经不住逻辑验证的爱情肯定经不住岁月的洗涤,没有时间考验,那又算得上什么真爱。
他们的配对是属于梁祝,许仙和白娘子,杨过和小龙女,任盈盈和令狐冲等一系列的经典配对。
就像火爆了的相亲节目一样,你不相信,就是会有万分之一的几率产生一对莫名其妙但又不属于不合理不可能甚至你再看看会觉得天造地设简直就像前世情缘再续的情侣。
你说他们只存在在电影里,未免不近人情。
你需要冷静下来想想,因为,不是所有屌丝都有黄渤这样的淡定,也不是所有的白富美都有志玲姐姐这样的亲和。
逆袭没那么容易,你需要淡定到把所有的钱拿去买彩票冒着可能只能赚10元钱的风险,还有玩命的挡车,还要把好不容易中奖来的2万买来一只注定99%会求婚失败的戒指,之后还要淡定的把它扔掉。
我以为志玲姐姐会再说他幼稚的,志玲姐姐没说,我却越来越觉得他2的要死,要不是上帝眷顾,命运垂帘,还能活到泡到女神吗,但是我仍然无法控制的心尖一软。
正当我觉得他淡定的过了的时候,终于迎来了所有屌丝的软肋,心理上极大难跨过的坎——对峙高富帅。
他怂了,流泪了,放弃了。
这个比较真实,身为屌丝,能撑到现在真不容易,也算是屌丝中的精品了。
这个情节说实话完全是为了男二高先生多一些戏份。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这个情节心中有波澜,我不仅没波澜还出戏了,到底一个没车没房没存款的男人是靠不住的,他随时随地遇到困难就会逃走。
现实里其实就真的逃走了好吧。
但是这是电影,是的,他逃走了,他逃到了“中国梦想秀",可怜巴巴,胆胆怯怯得道出自己的梦想“我想让她开心,我想和她过一辈子”,又简单又质朴,为这话我再次心尖一软。
电影的主旨是“爱需要真心付出”,这样的主旨没有有力的细节怎么行,他说,你拉琴的时候椅子不稳,我就帮你做了一把。
他说,她不高兴的时候就会咬嘴唇。
他说你喜欢吃什么菜我都会做。
他为了招待好她的日本朋友把基本的日语用老土的记忆法记在日记本上。
还穿插日本老爷爷作为过来人的文艺至极的温馨提示“把丝巾拉开两个人就远了,但是把它折起来,两个人的手就握了起来,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分开和相聚”。
够了,有这些细节加上上面的冒险,水流渠成的基本上虏获这一半的观众。
但是这样就可以得到志玲姐姐了吗?
影片又给予了解释,他们有极其相似的个性和爱好,都不喜欢冷冰冰的只有红酒珠光灯的聚会,她也可以率性大气得在街边摊喝酒。
屌丝男还会唱歌,还唱的很好,唱的很诚恳。
其实开头的那一段连续分镜就已经给与了他们可以合适的气氛。
男二号很悲剧,影片开始缺席了将近一个小时,已经很难赢得观众的心了,又缺席了女主角三年的时光,也难得佳人心了。
在一起不是说说的,另外一个真实点又出来了,这三年你不在,应该会想到物是人非的,要是你随随便便就可以找个理由丢下我,你和别人又要什么区别。
我压根就不相信会失忆三年,我很固执,就算真的失忆了,这个高度发达的世界怎么会让我等3年再看到你。
后面也确实证明我是对的,男主因为别的原因抛下了她,并且承认,是的,我不够努力,没有他努力。
我不够爱你。
你自由了。
这到底证明了一个真理,任何事物都应该属于更加珍惜ta的人。
影片结束,暂且说它是童话,有点灰姑娘和王子的翻转版,但是你不能说它完全不真实,剧情的设置有点像命运,如果设置是屌丝男真的逃走了没有上电视,男二也没有假装失忆,一切或许又会不一样。
毕竟欺骗背叛不够努力不是谁的专利,屌丝男也好,高富帅也好,都有其好人和烂人。
笑笑,女孩子就是吃那一套,像我妹妹前天跟我说的,就算最后归于平淡,至少之前要有那些疯狂的在乎。
那些证明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也被深深地珍惜过厚爱过。
这是一个可能吧,毕竟是结婚了,结婚了的具体表现就是天天在一起了。
能够真正在一起了以后就算出现问题,吵架了闹别扭了,你总是要回来的,床头吵床尾和,没什么好害怕的。
我总觉得苏小懒和木木能从恋爱到结婚到生小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直在一起。
外遇这种事只有智商不高的男人才会闹,黄渤像智商不高的嘛,哈哈。
看完电影,给我们心中留一个可能,那些让人心尖柔软到要落泪的细节是可以被相信的,它们不是不堪一击的浪漫,是对真爱的宣誓。
然后回到现实,姑娘们继续努力变美,男人们继续努力挣银子,毕竟剧中的完美都是快40了才等到的,我们年轻的着急什么。
两星给编剧导演,另外两星给演员。
4星让我保持清醒,谁能保证也许我下次就要在一个错的人身上耗上10年,这个世界有很很多不完美,要学会领悟现实的吊诡。
乐团的大提琴手叶薰(林志玲 饰)因为三年前的未婚夫许卓(高以翔 饰)因车祸缺席婚礼而受到伤害,三年来美丽高雅的她虽然身边追求者不断,自己却无法再爱上一个人。
不期然的是,黄达(黄渤 饰),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在相亲路上饱受挫折的包工头闯入她的生活,打破了叶薰原本宁静的生活。
二人因为一次黄达帮叶薰解围了一场演变成闹剧的相亲而相识,叶薰更是帮黄达要回了被拖欠许久的工程款。
在一来一往的相处中,黄达逐渐被叶薰独特的气质吸引,不顾一切的展开了对叶薰的爱情攻势。
而叶薰也在想方设法的回绝黄达的过程中对这个执着的为自己付出的男人渐生情愫。
然而就在叶薰为黄达的真情所动时,消失了三年的许卓重新出现在了她的生活中,成了二人感情的最大障碍…
这个剧光看海报都觉得肥皂剧了,但是爱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
当然这也看每个人的理解。
能说剧中女主与出车祸的未婚夫就没有爱情么?
能说就和后来绝对接地气的黄渤扮演者才算爱情么?
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不得不说,这个剧,给了很多人希望,很多对美好事物的幻想,并期待能够在未来的某一天实现。
爱情,爱情,难以捉摸。
“这剧情也太韩剧思密达了吧。
”这是片中的一句台词,也是我下笔写这篇简评前脑海里冒出的第一句话。
影片讲述了一个农民工黄达(黄渤饰)勇敢追求音乐家叶熏(林志玲饰)并最终成功的爱情故事。
早在预告片里,当听到叶熏深情地对黄达说出“我能嫁给你吗”的时候,观众就知道屌丝黄达最后一定能逆袭成功,甚至电影还没开始前,观众就能猜到这个结局。
然而,知道结局并不会降低本片的观赏乐趣,因为这样的电影重点不在于结局,而在于过程——我们的乐趣来自于了解屌丝是如何成功逆袭的。
故事还算有趣,影片节奏也很明快,没有失望,当然也没有太多的惊喜。
作为一部国产的爱情类型片,本片是水准之作。
中国电影的最终成熟,需要的就是这样类型明确,故事精彩,制作精良的的类型片。
本片在情节人档期上映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为这样的电影叫声好,并希望这样的电影越来越多。
在影片中,黄渤饰演的黄达屌丝味十足,林志玲饰演的叶熏也非常地白富美。
电影开始的一组对比镜头非常有意思,新鲜而富有趣味。
本片对于宅男,单身的宅男,特别是屌丝级别的单身宅男而言拥有着致命的杀伤力。
当现实越来越残酷和乏味,爱情的童话故事只能通过电影来提供。
虽然我们知道这样的故事只可能发生在电影里,但我们却依然做着追求女神成功的美梦,在电影放映的一个半小时里,我们是幸福的。
作为一个屌丝,看到片尾叶熏亲吻黄达的时候,我觉得已经值回票价了。
本片的最大看点来自于黄渤的演技和林志玲的美貌,当然,个人认为林志玲的声音也是非常好听的,所以,就电影独特的视听语言来说,本片完成任务了。
在展现社会问题这一方面,导演的处理手法显示出充满了经验的老道。
《101次求婚》巧妙地规避了很多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虽然影片没有逃避这些问题,但仅限于点到即止。
这样的做法非常正确,须知这是一部爱情类型电影,观众是来放松、开心和享受的,没人需要在电影院里还要再次感受社会的阴暗面。
最后吐槽一点不足之处,这个故事在情感的累积方面功夫稍为欠了一些,主要是“料”不太够,导致最后的高潮部分观众很难和主角们一起情感爆发,通俗地说就是观众不容易和主角high到一个级别上。
我认为,看完会让人心情不错的电影也是好电影,你说呢?
一个人的所谓最爱,有时候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
因为最爱往往太过用力爱,而用力过猛的结果就是像一个被捏碎的西红柿,本需要小心呵护,最后却因为自己的用力而汁液四溅,再也不能品尝到它最初的味道。
那些美丽的一见钟情,美丽的郎才女貌,美丽的天造地设,往往因为各种原因,最后都得不到。
而有些看起来并没有那么轰轰烈烈的情感,到头来却说不定会走到最后,幸福的开花结果。
之前刚看过一篇文章,关于林志玲的。
记者问,你有被男人劈过腿吗?
林志林说,当然有,更糟糕的我都遇到过。
记者感叹,怎么会?
你这么美?
林志玲说,所以我才告诉过你,爱情是公平的。
女神为了让屌丝死心,特意带他去了朋友的酒会,一个各国语言乱飚俊男美女齐飞高端名牌爆棚的地方。
屌丝无所适从,女神对他说,觉得不习惯就先走吧。
片刻,女神出门,看到屌丝就站在门外,呆萌的对女神说,你不是喝了酒嘛,我送你回家吧。
然后我的泪点来了。
两人在电梯里,相对无语。
志玲姐姐问,你喜欢我什么?
黄渤局促不安,我也不知道……我,我也告诉自己不要想的……很奇怪吧,但这真的是我的泪点。
抛开所有故事背景,仅这个画面真是万分的美好。
只赞黄渤的演技大亮,令我看不到别的,仅是目睹到了一个小男人的怦然心动。
他胆怯紧张,但又无比的坚定认真。
当一个人陷入爱情,他的勇气就是他的魅力,那一刻所迸发出的真挚热情温柔努力不分高低贵贱。
正如尘世中的我们,忙忙碌碌着急忙慌的奔前程,或许有了成就,或许一无所有,但终其所有都只是大千世界的微尘。
然后看到了生命中的那个人。
然后世界天光大亮。
然后我们会将自尊踩在脚下,厚颜无耻的慢慢靠近,就如同此刻的黄渤对着志玲姐姐那样,即便羞愧得抬不起头来,即便知道前方有天大的艰难险阻也好,也坚定不移的等在那里。
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一朵花。
彭浩翔在《爱的地下教育》里提过一个问题,你愿意吃巧克力味的屎还是屎味的巧克力?
生活就是这么纠结,不是把屎和巧克力利利索索的分开,而是搅合在一起让你去选择。
总是给你制造一个两难推理的逻辑,然后选择,就像电影《101次求婚》里,女神林志玲面对着高富帅高以翔和屌丝矮挫丑黄渤的选择一样,高富帅要是单一的高富帅,屌丝要是单一的屌丝,就像选择吃巧克力还是吃屎一样简单。
偏偏设计的高富帅不靠谱,屌丝一颗红心。
于是巧克力原来是屎,屎却飘着巧克力的味道。
如果是女屌丝做选择就会很简单,一句“我们是来结婚的,并不是谈恋爱的对吗?
”就可以直奔高富帅了,可惜林志玲是女神,女神出来注重巧克力的味道,还必须巧克力是巧克力,不能带有一点屎。
就像女屌丝问黄渤,“你这么多年没结婚,不会是等真爱吧?
”女神未婚多半是等真爱或是等离婚,想多看看多挑挑,因为女神动心的多数已有主,而没主的大多屌丝又入不了女神的法眼。
只有等着看看有没有漏网的高富帅和有主的变成没主,就像励志女神田朴珺终于吃上了王石红烧肉一样。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女神突然忘吃药了,学雷锋做好事解救一个男屌丝。
其实把巧克力和屎完全剥离来看无非就是这么回事,女神选择高富帅,带来的风险就是多人竞争,这二年未婚的女神也不少,想要上位的女屌丝更是不计奇数,造成了高富帅短缺,因此高富帅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多数感情上不靠谱,喜欢收藏女神和女屌丝来获得成就感,而男屌丝的优点就及时的显现出来了,对女神忠贞不二,拼了老命去有限的满足女神的各种要求,卖肾卖血在所不惜,只为博得女神一笑。
但是社会的主流目前是金钱和物质,视觉,所以这些在高富帅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于是屌丝的逆袭成了少数的励志。
当然我的观念和电影里有些冲突,电影里女神鼓励屌丝向女神发动冲击,一次不行就两次。
两次不行三次,而我认为女神看不上你就是看不上,冲击一百次也没用,只会给女神带来烦恼。
但是第一次是要出手的,把屌丝的心态诉说清楚即可,至于接不接受由女神去思考。
不过电影与生活毕竟不一样,电影角色门口的方向是不能当成真的,无论女神、屌丝、高富帅,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沾满血和泪的前行,该怎么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只能自己去完成。
不过我还是喜欢这个屌丝逆袭的故事,因为他始终让人充满了正能量。
资深女神接受了高以翔的求婚,数日后,两人商议结婚,高以翔带女神见家长,遭到高以翔家长的强烈拒绝,高以翔家长心目中的媳妇必须是纯洁无暇的大艺术家,而不是二婚还带了孩子的女人,最不济也得是生意人的女儿,对自己的家族事业才有帮助。
无奈高以翔正当热恋,毫不退让。
高父母只好退让,以放弃高以翔的摄影梦想,接受家族事业为条件。
高以翔接受了条件。
于是他们结婚了。
黄渤向小三求婚后,小三太过于奢侈,不到半年就花光了黄渤的大部分积蓄,恰好此时,黄渤与女神的孩子生了一场大病,花光了黄渤的所有积蓄,然而小三全然不顾孩子的死活,发现黄渤没钱了,愤然离去。
黄渤此时发现,小三根本不爱他,只是爱他的钱。
于是,开始了单身父亲的生活。
高林结婚一年,高家强烈反对林带小孩回到高家,于此同时,高以翔全然没有心思经营家族事业。。。。。。。
在孩子的强烈建议下,黄渤再次向女神求婚。
一个丑男追美女的故事,最后成功俘获芳心。
剧情真是没什么看头,没什么营养,太敷衍观众的感觉。
如果没有黄渤,我估计完全不会看这样的片子。
志玲姐姐演的大提琴手,挺美,有范儿却没有灵魂,空架子一个。
如果说有打动我的地方,那应该就是送椅子那段。
车子房子票子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让你安心的人!
不懂评论说的什么“故事”“叙事”,好震惊,这种弥漫出荧幕的张力与情绪竟然无法被感知。无言的隐隐对抗的相互厌弃又牵挂的父女关系,女儿反复追问的未来,被甩在时间外的村子与放电影的游牧民族,揍人也被人揍的男人,那么想去的海边原来是为了撒下妈妈的骨灰,一夜的放纵与回归……草原上飙车带起沙尘的镜头太酷了,那瞬间觉得幸好我有来看
好的意境只是一部好电影的一半,一定还需要有好的故事。2024北影节看了2/3逃跑打卡。
大师级别的摄影和留白,但长镜头过多,节奏过慢,配乐过少,我没睡着只是因为电影院太安静了很害怕全场只听见我打呼噜🥲
北影又踩雷的一部。现在很多导演动不动学史上名导慢镜头空镜头长镜头固定镜头,但内核有吗?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懂取舍吗?在你还没拥有优秀的叙事能力和强大的节奏把控之前,麻烦不要玩大师的风格表象和皮毛。保利地下室观影,哎电影沉闷乏味剧中人全程哭丧脸,空气又是稀薄不流通,昏昏欲睡昏昏欲睡昏昏欲睡,很不愉快的一晚!
【C+】一脉相承的俄罗斯电影,这里有空落的地貌观察与萧瑟的寒意,有沉稳的全景镜头与推进节奏,也有在特写中近乎一言不发而渗透出的情感,像是新导演对大师衣钵的承继,虽不能称得上十分的“言之有物”,但依然饱含引而不发的“冲动”。
视听语言很棒,但总觉得没能和故事形成特别有机的互动(虽然故事本来就比较弱)
开头的两个旋转镜头就给我干晕了。中间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背景音,我想到导师说我的论文:要用白话文把专业术语说清楚,让即使不做这个方向的人也可以看懂你写的论文。(´-ω-`)最后,我真的害怕看文艺片,漫长的铺垫,短暂的高潮。
3.5
太喜欢了。用致敬大师的迷影场景编织出颇具作者性的故事,“海”的意象在荧幕-话语-现实中交错,宝丽来相纸又让现实重回画框。在群山之间,在群星之间,唯一得到宽慰的是消逝的灵魂。谢谢世界上有电影谢谢电影界有俄罗斯人——
最开始,父亲开车,女儿在后座吃泡泡糖,莫名有种《洛丽塔》的感觉hhhh
BJIFF 女儿很美,对俄罗斯又多了点了解
北影节@党史馆,开头就猜到整个走向的电影,个人觉得慢镜头长镜头还挺好看,但影院至少一半人睡了,是在家里自己一个人很难看下去的电影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很美的摄影。旁边的姐姐打呼噜了
片中对女孩困境的描写非常隐忍克制 以此呼应着她无处抒发的隐秘的内心状态 只在不经意间的几处笔墨交代了情况 发现来月经的不知所措 独自去商场选择内衣犹豫不决最终放弃 面对身体发育和母亲角色的缺失 无法同麻木独断的父亲敞开心扉 也无法摆脱终日在逼仄车内的二人生活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大银幕看这个可太酷了。一开始不知道这片要干啥(没看过介绍),只是觉得给这掌机的话我可太high了。看明白这两人干啥之后更是…不就放个盗版露天电影,怎么酷得像2077里的游民+超梦黑客,就逛个大西伯利亚,怎么酷得像辐射荒原+极乐迪斯科😆要说这片有啥很高的艺术成就吗也没,但4月这俩电影节看的所有含迷影元素的电影里这部最酷了没有之一,可谓十分罕有地同时集齐我想看+我想拍+我想玩的内容,看得我全程内心不停敲碗大喊aaaa🥲
#北影节2#保利天安门中间的座位都有按摩垫哟,我以后tmd遇一次投诉一次哟,你们电影市场什么时候能管管事😊此外这电影的配乐真的很盯,前面盯得我困死,颈椎难受死,我以后一定会让每个强制按摩垫影院和我一起难受
很久没看大师电影,感觉很好。三十年后的沙丹力荐,资料馆场场满座。
余味很足的慢电影。调度稍许机械和刻板,一些灵光闪现的瞬间还是证明了作者的潜力。母题像苏联刚刚解体之后的,模仿痕迹让人觉得有些遗憾。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